最近行业又传出了R司要裁员的信息,叠加国家卫健委的红文解套通知,这裁员之势来得更加猛烈! 10%?20%?更有甚者10剩1…… 这背后焦虑的逻辑是,医保没钱,检验科这块大蛋糕不好切分了,以前要把蛋糕做大,现在要“应拆尽拆”,创造一切条件把蛋糕缩小,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分。 粗狂式发展的检验检查套餐如今必须到了精打细算的境地,靠相关项目组合收费来拉高营收的做法犹触及红线,这波全国范围内的项目解套之势,时间线也明确要求今年三季度要落地。 留给医院的时间不多了; 留给厂家的时间不多了; 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临床上量在此前是个特殊的组织工种,担负着让“鸡下更多蛋”的使命,从跑临床做工作到跑检验科开新项目,大家利益一致固然有动力。而如今,这耗材上量竟处于与红文相悖的尴尬处境。 加上大力搭建推广信息化,检验结果互认,lis系统未来是否会加入循证医嘱系统来限制项目的开展?如做心肌肌钙蛋白,选择超敏还是普通?选择单项还是联合dd或bnp?这都必须有临床医嘱,临床证据才能√选。 这趋势不可逆,检验科从“利润中心”向“成本中心”的转变不会改变。 现在的市场用哀鸿遍野形容不为过,从低价中标,到项目解套,市场风云幻变,不变的可能是各企业对不确定市场的挣扎,某些企业由此求变出犹如变味“捐赠”套路,更是雪上加霜! 最近半个月参加个了多个项目论证,以旧换新医疗设备更新,低价因素永远是砖家们首先考虑的。 比如A砖家问你:“设备还要钱?” “不能投放!”相邻B砖家补刀 厂家代表和渠道一个眼神交流 现场桌子两边各自会意一笑 结束出去开门,代表心里不断默念“#¥%&*” 你要了我的鸡,上面还不让下蛋或限制你生那么多,早知如此,早干嘛去了? 是不是很熟悉这一幕? 像不像“只生一个好”到“生三个更好”? 这是一个轮回! 而IVD在这个轮回里才刚刚开始。 如果你此刻真在做着项目上量的工作,请不要灰心,因为你还有工作; 如果你正要大刀阔斧去上量厮杀一番,请不要手下留情,因为且做且珍惜; 最后,总结起来就是:当下上量是个“好”工作,因为你走在这个轮回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