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张江论剑”科创沙龙在上海浦东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在论坛中谈及关税对生物医药影响,他说: “我们现在卡脖子的,除了进口药,高端的仪器、科研的仪器以外,另外一个就是试剂。 试剂的影响就太大了,我们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受影响。原来试剂的价格是美国的2-3倍,现在关税一卡,就变成 5-6 倍,就没有办法做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要培育一个大规模做试剂的(企业)。我们的能力是够的,争取在三五年内,一定要做到自给自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做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的,必须要做的一个领域。” 在关税战的背景之下,医院和科研院所采购进口产品将更加谨慎。无论是设备耗材的成本压力,还是产品断供的风险,后续服务的不可持续,都是不能承受之重。高关税(125%)下的美国进口试剂,已经完全失去了中国市场。部分医院和机构已经开始要求供应商提供原产地文件,国产替代会全面加速。丁健院士简介 丁健,1953年2月20日出生于上海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肿瘤药理学家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他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和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院长。 丁健于1975年至1978年在江西医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在中国医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92年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致力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他率先探索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自主研发,推动建立了我国原创新药研发体系,并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丁健在抗肿瘤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研制的抗肿瘤新药中有14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12个在上海落地转化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还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申请了30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其中近120项已获授权。 丁健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等。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药物作用机制探索和生物标志物研究,致力于让原创新药源源不断产出,建立起成体系的新药研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