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市场格局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致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一半左右,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提升生物医药整体产业的重要力量,而我国这一比例大概仅为两成,未来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我国的药监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市场采取重药品、轻器械的监管政策,但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以药养医”体制正在被纠正,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各项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同时,我国目前居民消费支出以每年大于15%的速度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意识的进步会刺激家用医疗器械渗透率的提高。从发达地区医疗体系建设的路径来看,家庭医疗、康复、预防以成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医疗体系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未来家庭预防、医疗和康复将成为主流,中国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将得到很大发展。 对此,前瞻王思明研究员对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为何是家用医疗器械?229亿美元市场,GAGR=6.7%
家用医疗器械主要分为治疗仪、检测器械、保健器械和护理康复器械四大类,其中血糖仪、血压计、按摩器械等细分品类已成为家用消费品的标配。根据研究机构BCC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家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79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2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2013年至2018年家用医疗器械的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在6.52%,超过同期医疗器械母行业增速2.12%,更高于医药市场整体增速的3.81%。 
图表:2010-2014年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国内迎来蓬勃发展期,消费+需求驱动370+亿元市场规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用医疗市场规模为137.65亿元,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为376.42亿元,近5年GAGR=29.8%,高于同期医药工业增速的7.26%和医疗器械全行业的11.70%。 
图表:2010-2014年国内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家用医疗器械区别于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其有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应用在一些慢性病,如血压血糖的检测/监测时优势更为突出。由于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各项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潜在需求人群是家用医疗器械发展的基础。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对于家用医疗器械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消费习惯,重要原因还是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差距。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以每年大于15%的速度增长,前瞻认为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意识的进步会刺激家用医疗器械渗透率的提高。 
图表:国内家用医疗器械消费和需求驱动分析
慢性病监测/检测呈现家庭化趋势,行业受益于医疗体系的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短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资源配置的三个主要指标均落后于发达地区,特别是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甚至还不足日本的1/5。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提到的目标来看,5-10年内难以赶上发达国家。慢性病监测/检测家庭化是在当前大环境下有效缓解公共医疗资源匮乏的途径。
来源:CAIV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