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们谈谈“创新”的问题: “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新知,才是财富的不竭源泉。”创新是一个老话题,人人都在喊创新、图创新,但并没有多少人探究真正创新背后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因此许多模仿、改良等也都堂而皇之的披上了创新的外衣。 其实,创新是没有普遍方法可循(寻)的。在一个流动不息、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任何成功之“法”,也都只不过是“那个”秩序涌动及其环节中的一段、一瞬间的耦合,如果将其拿到下一时段节点来拷贝使用,无异于刻舟求剑,非但不能成功,而且还会成为限制和阻碍成功的杀手。 所以对创新来说:法本无法,无法而法,无法而无不法;万法中无一法,一法中有万法——创新的方法永远在当下,因而它是经验中未知的,即根本就没有什么已知的创新经验可言(法本无法),正是由于没有已知之法,所以了悟当下即是创新(无法而法)。正由于“无法而法”,所以也就“无法而无不法”了。尽管“无法而无不法”,但在万法中却又是没有一个可以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和一劳永逸的成功的方法(万法中无一法);然而,每一个成功的方法之中,却又有着万法运行的内在的理路和规律(一法中有万法)。这不是什么绕口令,请细细品位——若琢磨透了,也就了解了创新的精髓。 即使了解了以上创新的精髓,也不可执著于它,要“得意而忘言、得鱼而记筌”。毕竟法不可执(著),真理也不可执(著),一旦落入执著,创新就消失了。 创新大体上可归纳三类:1、基础性创新——根本上的原创,这是最具颠覆性的开创性创新;2、结构性重组创新——不同组合的创新(结构决定功能),也叫模仿性改进式创新;3、混搭性创新——边界交叉交互、杂交式及跨界式创新。比如互联网思维,实质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交互式的应用创新。 在创新中,无形产品创新(思想、文化、品牌、机制等软件)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有形产品(硬件)的创新;无形产品的创新,是有形产品创新的灵魂!没有无形产品的创新,有形产品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还过是一堆材料、硬件、躯壳而已。因此,创新,务必是“软件+硬件”的耦合,也就是系统创新(统合)! 所以,创新是可学也不可学的,可学的是思维方式,不可学的是经验之外的东西。人们通常认为,经验之外的东西,就需要有高人的指点、师从名家等等。真的是这样吗?下回跟大家聊聊“师法”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