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NGS探针圈传来噩耗曾经被认为是靶向测序舒适区的肿瘤检测改用WGS了...卷王 基因检测公司Inocras表示,自家的WGS-based(全基因组测序)癌症基因检测产品CancerVision已经推向市场,目前韩国10家医院已经可以开单了!Inocras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位于美国San Diego和韩国的精准检测机构,香港也有分支。CancerVision就是一款基于WGS的肿瘤检测产品,覆盖深度40X(约120G)。能够覆盖包括SNV、SV、CNV等等一切突变类型都能测,当然包括Intron区也能测。不过,这里面我关心的是这500个关键biomarker genes的500x平均深度怎么做到的?不会是用Illumina的TSO500做了个捕获吧?在看这张图,Inocras表示自家的HRD检测更为精确。用靶向测序,41%的阳性率;CancerVision的HRD阳性率是24%。这...我要是药厂,我是不会让潜在客户去做这个的...丢了一半付费的这哪能行...所以,真的是有点怀疑这个WGS-based肿瘤检测...要么脱了裤子...要么...个人认为,之所以会出现CancerVision这种产品主要原因还是测序产能的大爆发。2024年10月31日,美国Inocras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基于Ultima UG100的WGS MRD产品MRDVision 上线。所以CancerVision也很有可能使用Ultima UG100测序。2025年2月24日,Ultima宣布自家的UG100升级了新的生化体系。新的生化试剂在不更换机器的情况下再次压榨了其潜力,将产量再次推升。根据其官方介绍,名为Solaris的生化试剂将产量提升了50%,从原来的6-8 billion reads提升到10-12 billion reads。测序价格从1美元/Gb打到0.8美元/Gb,120G的CancerVision也就100美元。CancerVision也要用靶向测序来补肿瘤相关基因,避免核心基因检出率不足。你要是直接全部把基因组覆盖度拉到500X,那就需要1500G的测序数据哦。这分析不比你分析1.5G数据时间开销、CPU开销大?对应的可不仅仅是原始数据,还有中间文件、最终文件,分析完了得存吧?这不得钱?况且,120G要100美元,我12G只要10美元,他不香么?相关资料: 注1: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715278153/en/Inocras-Expands-WGS-Based-Cancer-Precision-Diagnostics-CancerVision-to-10-Hospitals 注2:https://inocras.com/cancer-provi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