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小桔灯网 门户 资讯中心 医学关注 查看内容

Nature综述 | 如何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诊断与监测病毒型病原体 (viral pathogens)

2025-8-15 15:10|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40| 评论: 0|来源: MicroEvening

摘要: 该方法不预设病原体,能在茫茫序列海洋中揪出真凶

本文分享的主要内容来自2025年8月13日发表于《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的综述文章 Clinical metagenomics for diagnosis and surveillance of viral pathogen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5-01223-5

传统检测的困局

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或者细菌。传统PCR检测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设计引物,而血清学检测则依赖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即使多重PCR面板能同时检测几十种病原,其范围依然有限。

目前,“宏基因组学”正在拉开一场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监测的技术革命该方法不预设病原体,能在茫茫序列海洋中揪出真凶——无论是已知的"敌人",还是从未露面的新型病毒。

宏基因组学方法:无差别扫描序列

宏基因组学方法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对样本中所有核酸序列(DNA和RNA)进行大规模测序,无需任何预设目标。其核心优势在于:

  • 无假设检测:能发现任何已知或未知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 测序信息可深度挖掘:不仅能检测未知病原体,还能获取其全基因组序列,用于追踪变异、溯源疫情、研究毒力等。

  • 尤其擅长病毒发现: 对于未知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几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检测手段。

  • 能分析样本中共存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等)及潜在的相互作用。


临床宏基因组测序的“破案”流程:

  1. 样本采集与保存:血液、脑脊液、呼吸道样本、组织、粪便、污水等均可作为检测样本,关键在于妥善保存核酸。

  2. 核酸提取与纯化:从样本中分离出总DNA和RNA。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去除宿主核酸信号: 可利用差异裂解(选择性裂解人细胞)、rRNA去除、靶向富集病毒、选择低宿主背景样本(如脑脊液等)等方法。

  3. 测序文库制备:将核酸处理成适合测序仪读取的形式(如加接头等)、RNA需先逆转录成cDNA。

  4. 测序:短读长测序(如Illumina):成熟、准确、通量高、成本相对低,是目前临床主流(但可能需要样本批量处理以降低成本)。长读长测序(如Oxford Nanopore, ONT):设备便携、可实时产出数据、读长长利于序列拼接,适合急需快速诊断的场景。灵敏度和准确性仍在持续验证优化中。

  5. 生物信息学分析(关键“解码”环节):①序列质量控制与过滤,去除人源序列;②序列组装;③将序列与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比对,数据库的选择(范围、是否临床相关)和算法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④结果过滤:对比阴性对照、设置丰度阈值以排除污染等;⑤高级分析:基因组覆盖度可视化、变异检测、分型、系统发育分析等;⑥生成临床报告: 将复杂数据转化为医生可理解的信息;⑦结果解读与报告:临床医生与科学家合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鉴定/确认引起感染或免疫反应的病原体。

Summary of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for metagenomics for viral detection.

宏基因组测序与qPCR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总结

宏基因组方法检测新型病原体面临的挑战:

尽管前景光明,宏基因组学要成为常规诊断和监测工具,仍面临挑战:

  1. 污染控制: 从采样到试剂、实验操作、生信分析,每一步都可能引入污染。严格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含已知病原)不可或缺。

  2. 标准化与验证: 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和经过充分验证、适用于不同样本类型和场景的流程。

  3. 成本与时效: 整体成本仍显著高于传统PCR,且流程更为复杂。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高的灵敏度(接近qPCR)是目前研发重点。

  4. 数据解读: 区分病原体、定植菌和测序污染物等需要专业知识。

  5. 临床效用与卫生经济学考量: 需要更多研究证明其在改善患者预后、节省医疗成本方面的价值,以指导合理应用。


目前针对病毒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

宏基因组学的未来充满融合与创新

  1. 宏转录组学应用(Metatranscriptomics):不仅检测微生物存在,还能同步分析宿主(患者)的免疫反应基因表达谱,获得“病原体+宿主免疫指纹”的双重信息,能帮助确认感染活动、区分定植与致病、解释阴性结果,甚至揭示病毒是否触发了自身免疫反应等。

  2. 设备自动化与微型化: 从核酸提取到生信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以及便携式诊断设备的开发,降低操作复杂性、缩短周转时间、减少对专家的依赖,推动技术下沉。

  3. 人工智能(AI)赋能:利用机器学习分析复杂测序数据,区分病毒与非病毒序列,辅助发现新型病毒。基于基因组信息预测病毒的致病性、传播潜力、人畜共患风险等。整合临床数据,增强数据互联提高结果解读的准确性和效率,实现实时预警、区域乃至全球疫情监测网络构建,最大化数据价值。


宏基因组测序的应用总结


参考文献:Torres Montaguth, O.E., Buddle, S., Morfopoulou, S. et al. Clinical metagenomics for diagnosis and surveillance of viral pathogens. Nat Rev Microbiol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79-025-01223-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