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继续加码中,4月9日宣布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显然,这将是一场边打边谈的持续站。继4月7日之后,二级资本市场再度引起波折,体外诊断也不会独善其身。 在这关键窗口期,新产业率先发布2024年的业绩公告,澄清在美国市场的低比例,影响小,值得品味。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新产业,恐被殃及池鱼,此番用数据量化影响可谓精准,使得IVD观察者纷纷给予肯定。 2024年其营业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28亿元,同比增加10.57%;其中得益于在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策略及品牌力提升,公司2024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37%(去年为33.63%),其特别强调了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海外营收的比例不到0.1%,并判断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直接影响较为有限。美国开了一个坏头,接下来各国的保护主义会有不同程度的抬头,因此海外市场的订单缩小是必然趋势。但无论怎么说,在IVD行业里面,新产业的这个0.1%还是非常惊讶,这得益于过去数年的均衡化布局,而不是全部押在美国市场上,这在一众出海IVD企业中已表现的非常出色。 坚实的海外基础 依靠独立自研的化学发光技术,新产业2024年继续绽放光彩,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641台,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4.65%,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4017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67.16%,海外业务实现全年 27.67%的增速。 这可能得益于将海外市场细分管理,提高产品流通渠道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所致。出于印度子公司经验,在意大利、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海新设立 3 家海外全资子公司,总共已完成10家海外全资子公司。2023年,海外市场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 3,564 台,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提升至56.73%(对比上面的67.16%),新产业的本土化策略正在高速兑现中,呈现良好的的发展趋势。 处在贸易保护主义的环绕之中,本土化是企业出海的有效策略,在所有贸易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在业绩快报中,新产业还指出为提升服务中大型医疗终端客户的能力,推出了SATLARST8流水线产品和智慧实验室平台iXLAB;这是继X3和X6化学发光仪器上市后,又一利器,为开拓国内外各类型终端提供了重要产品支撑。 随着X系列及中大型发光仪器销量占比增加,流水线的推出,新产业仪器类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目前暂未得知2024年的毛利率如何,相比2023年来说,海外主营业务综合毛利应该会继续增长。除了子公司的设立,十余年的海外耕耘,目前其产品也已销售至海外152个国家和地区。 等等,这些均奠定新产业海外坚实的基础,就不知道此番关税之战之后,影响程度有多少。下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是必然选项。 国产高端替代成主旋律 过去几年,尽管有集采的助力和国产替代的号召,但在IVD领域,进口品牌由于长期积累的优势使得其仍占据主要份额,特别是在高端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自动化流水线设备等仍占有50-60%的比例。如今有了关税之战的助推,新产业、安图等IVD龙头企业,必定要承担起国产高端的替代主力军,加快脚步。 想起来这些也是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能在中国做生意的,特别是进口品牌的本土化企业,基本上是对华友好,互惠互利是基本原则,只不过如今的形势不得不做变通。进口退、国产进”的走势已是迫在眉睫,国产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并加快向高端领域渗透的趋势明显。 另外,基层市场的下沉也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工作,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使得进口品牌和高端技术产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一线城市,外资占比也高;如今在国内市场里面做细分,分散一部分力量到中西部和基层也符合政策号召,像新产业这样的国产大品牌下沉,必然能在这波市场激活中,获得高份额。 小结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关税战出现苗头之际,新产业用0.1%的精准数据证明可避免大影响,展现较强的韧性。本土化策略和品牌力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有效缓冲当前的国际贸易动荡环境。 不过看到国内高端市场的“嗷嗷待哺”,新产业或许有更好的选择,此阶段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到位,推动国产IVD企业向高端领域占领已是舍我其谁,短期看,关税之战或压制其估值,但长期而言,具备核心技术与全球化视野的新产业,待春天来临时仍会占据高地,而那时也是中国企业问鼎全球的时候。 参考资料: 1.公告、快讯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